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工与编制工在劳动法中的地位和权益
释义
    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待遇、工作权限和招聘方式三个方面。合同工的工资由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待遇相对不稳定;而正式工的工资由国家财政保障,待遇相对稳定且退休后也较好。合同工在执法行动中只能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并可以指挥合同工。招聘方式上,合同工通过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而正式工则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方式获取编制。
    法律分析
    合同工是相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正式编制职工而言的。区别主要是3个方面:
    1.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
    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
    3.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正式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拓展延伸
    合同工与编制工的劳动法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合同工和编制工在劳动法中享有一定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合同工和编制工应当享有相同的工作条件、待遇和福利。例如,他们有权获得合理的工资、休假权益、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雇主应履行的义务,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遵守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等。然而,实际上,一些雇主可能存在违法行为,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导致合同工和编制工的权益受损。因此,需要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和监督,确保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维护合同工和编制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合同工和编制工在工作条件、待遇和福利方面享有相同的权益,这是劳动法所规定的。然而,实际上,一些雇主可能存在违法行为,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导致合同工和编制工的权益受损。为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和监督,确保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同工和编制工能够在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职业能力,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