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0元假货罚款规定
释义
    卖假货的处罚标准:生产、销售假货罪需支付生产、销售金额二倍以上的罚金;共同犯罪需支付生产、销售金额的二倍以上的罚金。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单位,包括合法和非法单位。个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体是复杂的,涉及伪劣商品的品种、性质和用途。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指故意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法律分析
    卖假货的处罚标准如下:
    1、生产、销售假货罪的,应当依法判处生产、销售金额二倍以上的罚金;
    2、共同犯罪的,对各共同犯罪人合计判处的罚金应当在生产、销售金额的二倍以上。
    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是生产、销售假货,具体如下:
    1、生产、销售的必须是假货;
    2、具有生产、销售假货的行为;
    3、本罪的行为主体为自然人与单位(非身份犯)。
    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作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相关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而单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法单位。无论是合法成立的,还是非法成立的,不影响单位构成犯罪。
    作为个人犯罪的,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当然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类犯罪的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因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的品种、性质、用途不同,其所侵犯的具体复杂客体有所不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在客观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所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就是指行为人故意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形。
    结语
    生产、销售假货的行为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相关法规,对于生产、销售假货罪,应判处生产、销售金额二倍以上的罚金;对于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合计判处的罚金应在生产、销售金额的二倍以上。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单位,无论单位是合法成立还是非法成立,都构成犯罪。对于个人犯罪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涉及到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的品种、性质和用途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3: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