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必须经过公证的合同?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公证的相关知识,指出公证并不是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公证。同时,对于夫妻债务公证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文章指出以登记或公证作为约定的形式要件,可以有效保护第三人的债权,具有法律意义。 法律分析 依据当事人的意愿,是否需要公证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法律并未强制要求。 公证是是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以国家公证机关对合同内容加以审查公证的方式,订立合同时所采取的一种合同形式。但公证并不是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 一、必须办理继承权公证么 并不是必须要办理继承权公证的,各个继承人之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继承权公证。 继承权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当事人是否享有遗产继承权的证明活动。 继承权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律规定证明哪些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并证明其继承活动真实、合法。继承权公证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有无遗嘱分为依遗嘱继承、依法定顺序继承。 二、夫妻债务公证后是否有法律效力 以登记或公证作为约定的形式要件。 一般情况下,只要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和公序良俗,并且确属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应当承认约定的效力。 约定成立的形式要件则是登记或者公证。登记机关是婚姻登记机关,公证机构是公证处。 以登记或公证作为约定的形式要件,可以克服离婚当事人对共同债务举证不能的困难可以有效保护第三人的债权,可以有助于人民法院对夫妻共同债务约定的审查和认定。对此项制度,国外早已实行多年,法国民法典、西德男女国权法、瑞士民法均载有条文规定。 夫妻债务公证公证不是必经程序,但是任何法律行为、文书经过公证后可以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 如果发生诉讼,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或文书可以直接采证作为证据使用,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拓展延伸 遗嘱要公证才有效吗 遗嘱不需要公证才有效。是否对遗嘱进行公证由遗嘱人自己决定,但公证遗嘱的效力较高。立遗嘱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立遗嘱时意思表示真实,遗嘱内容合法,不同的立遗嘱方式应当遵循不同的程序。无论当事人采取各种方式立遗嘱,只要其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就是合法遗嘱。如果遗嘱不合法,在立遗嘱人死后,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其遗产。 结语 依据当事人的意愿,是否需要公证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公证是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以国家公证机关对合同内容加以审查公证的方式,订立合同时所采取的一种合同形式。但公证并不是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办理继承权公证并非必须要办理,各个继承人之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继承权公证。夫妻债务公证后具有法律效力,但并非必经程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