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庭上见:当事人是否需要出庭? |
释义 | 劳动仲裁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出庭。拒不到庭或未经同意中途退庭的申请人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同样如此。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需提交委托书。劳动者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近亲属、法定代理人或仲裁委员会指定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当事人需要出庭,也可以由其委托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出庭。劳动仲裁当事人即存在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申请人收到仲裁庭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有同样情形的,仲裁庭可以缺席裁决。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但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庭上见:何时可以代理出庭? 在劳动仲裁庭上,当事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出庭,但需满足一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工会代表或者其他合法代理人代理出庭。具体而言,何时可以代理出庭,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案件性质、代理人资格和当事人意愿。一般情况下,涉及劳动争议的一般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出庭,但在涉及重大利益或复杂纠纷的案件中,法院可能要求当事人亲自出庭。因此,在劳动仲裁庭上,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委托代理人出庭,并遵守法院的要求。 结语 在劳动仲裁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但需符合一定条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工会代表或其他合法代理人。具体是否允许代理出庭,取决于案件性质、代理人资格和当事人意愿。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出庭,但在涉及重大利益或复杂纠纷的案件中,法院可能要求当事人亲自出庭。因此,在劳动仲裁中,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委托代理人,并遵守法院的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三条 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 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 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条 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