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防卫过当的法律定义 |
释义 |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的法律特征包括:1)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2)主观过错性,防卫过当防卫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是有过失或者间接故意;3)防卫过当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却没有特定、具体的客体,可能是对他人生命利益造成损害,也可能是对他人的财产造成的损害等等。 法律分析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那么防卫过当有哪些法律特征呢? 1)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2)主观过错性。这是犯罪构成的一个法定要求。防卫过当防卫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是有过失或者间接故意(不能是直接故意),正是因为在这种过失或者间接故意支配下造成了侵害人不应出现的重大损害结果才负法律责任。 3)防卫过当作为一中特殊的犯罪行为,却没有特定、具体的客体,可能是对他人生命利益造成损害,也可能是对他人的财产造成的损害等等。 拓展延伸 防卫过当的定义与特点 防卫过当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或者面临非法侵害的紧迫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的制止侵害或者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但是该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防卫过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卫过当是在遭受非法侵害或者面临非法侵害的紧迫危险时采取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2.防卫过当的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即采取的行为过于过度或者过于激烈,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 3.防卫过当的行为不能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采取的过度或者不必要的行为。 4.防卫过当的行为必须是在非法侵害或者面临非法侵害的紧迫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防卫过当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原则,它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限制了公民的防卫行为。在判断防卫过当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防卫行为的目的、方式、程度以及造成的不法侵害结果等。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那么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防卫过当是一种防卫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主观过错性,防卫过当防卫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是有过失或者间接故意;防卫过当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却没有特定、具体的客体,可能是对他人生命利益造成损害,也可能是对他人的财产造成的损害等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防卫人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的多,所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