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放弃债务的公证书可以撤销吗?
释义
    放弃债务的公证书一般不能撤销,但是如果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则公证机构会撤销公证书。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录音可以作为债务证据吗?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录音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要分情况而定。若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反而言之,如果未经相关当事人同意的录音录像资料没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则该录音录像资料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录音过程要注意以下5点:
    (1)录音的各方当事人身份在录音中应有所体现,因为只有主体先确定下来,才谈得上通过录音证明双方存在着什么关系,发生了何事。否则连对方的身份都没搞清楚,录的音自然也毫无用处;
    (2)录音的时间在录音中也要有所体现,不一定必须在录音中说得非常清楚,但至少应该能够听出大约的时间,或者是能够通过逻辑推断出时间,或者能够根据录音的内容排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3)要引导对方说“有用”的话。录音的目的就是为了补正欠缺的证据或者事实,所以录音前应该整理好应该要对方说些什么,承认什么,答辩什么,必要时书面罗列下来以免遗漏。根据这样的目标制定适当的问题向对方发问,引对方入正题,从而得到你所需要的回答;
    (4)要让对方多说话。
    (5)录音的原件要保存好,切勿修改、剪辑和移动存储。录音设备都有一定的容量,有人为了把空间节省出来,就把所录制的音频文件移动到电脑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上,但他却忽略了法律的规定,可能因为他的这一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行为,致使整个录音证据失去了效力,音频文件在移动过程中经过了剪切、粘贴后就不是原件了,即使再挪回去也不能变回原件。
    能撤销经济合同吗?
    经济合同可以撤销,只要符合法定可撤销条件,行为人就有权请求法院撤销。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划拨土地可以公证吗?
    划拨土地可以公证。
    公证的流程有:
    1、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
    2、填写公证申请表。
    3、公证部门受理、并进行资料审查。
    4、承办公证员拟制公证书,出具公证书。
    5、送达公证书并签字。
    公证申请表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公证的事项及公证书的用途;
    (三)申请公证的文书的名称;
    (四)提交证明材料的名称、份数及有关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申请的日期;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债权人能买债务人拍卖的房产吗?
    债权人是可以参加债务人财产拍卖的,如果被拍卖的财物流拍的,如果债权人同意的,可以用财物抵债务。
    对于第二次拍卖仍流拍的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十九条第十九条的规定将其作价交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抵债。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债的,应当在六十日内进行第三次拍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十九条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或者同意以该次拍卖所定的保留价接受拍卖财产的,应当将该财产交其抵债。有两个以上执行债权人申请以拍卖财产抵债的,由法定受偿顺位在先的债权人优先承受;受偿顺位相同的,以抽签方式决定承受人。承受人应受清偿的债权额低于抵债财产的价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补交差额。
    公证处公证后有法律效力吗?
    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内容正确,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公证内容错误或者违反法律进行公证,公证无效,公证书不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效力:
    公证效力是指公证书在法律方面所起的效力和约束力。
    公证是证明结果的直接表现制度,所以公证效力也叫公证书效力,而公证书作为公证效力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在法律上,公证书可以直接证明经公证明确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和事实真实合法。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公证具有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效力、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1、证据效力:
    公证证据的证明力优于普通证据,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例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使法律行为生效效力:
    在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情况下,如果不办理公证,则行为或者文书不成立,或不生效,或没有优先效力。
    3、强制执行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1、合同;
    2、继承;
    3、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4、财产分割;
    5、招标投标、拍卖;
    6、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7、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8、公司章程;
    9、保全证据;
    10、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11、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公证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
    (二)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
    (三)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
    (四)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五)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
    (六)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该内容由 王春霞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