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标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
释义 | 根据商标法,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一般按照如下原则确定: 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5、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6、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2019年修订后的商标法,对商标侵权的判赔金额从旧法的三百万元调整至五百万元,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确定赔偿数额倍数上限从旧法的三倍调整至五倍,可见国家对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我国商标法上的商标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一)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类型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根据商标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需要注意的是,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下列情形属于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情形: (1)有供货单位合法签章的供货清单和货款收据且经查证属实或者供货单位认可的; (2)有供销双方签订的进货合同且经查证已真实履行的; (3)有合法进货发票且发票记载事项与涉案商品对应的; (4)其他能够证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他损害行为主要指: (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二)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交叉经营者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具体表现如: 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等。 此外,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维权途径 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利害关系人,包括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商标注册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商标注册人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