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调解需要多久 |
释义 | 法院调解分为诉前调解和诉讼中的调解。为了更加快捷方便解决当事人的矛盾纠纷,法院推出了诉前调解制度,即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由具有调解资质的调解员进行调解,经调解员调解后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民事调解书一经当事人双方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诉前调解的期限并无法律规定,不同地区均会有所不同,基本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在诉前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则案件转到审判庭,由审判法官审理。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应当调解,这里的调解指的是诉讼中的调解。诉讼中的调解是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法官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的调解,经当事人双方对所调解的内容达成一致后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民事调解书一经当事人双方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离婚案件简易程序审限三个月,普通程序审限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二审的审限3个月,所以诉讼中的调解时间必须在审限内。 一、离婚案立案后多久调解 调解包括庭前调解和庭审中调解。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在审限内即立案后的三个月内都可以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在审限内即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都可以进行调解;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一审判决离婚多久能下判决书 一审离婚判决书多久下达,不能一概而论,案件情况不同,审理的时间,也就是审限也是不同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审限的规定是,简易程序应当在起诉后三个月内作出判决,普遍程序在起诉后六个月审结。但在实际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情况,导致延长或缩短时间:如果开始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但审理过程中发现情况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审限也要相应延长至六个月。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的期限,在这之后经过上级法院批准,还可以继续延长。除了延长审限的情形,还有一些情况是不计入审限的,比如公告、庭审中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评估鉴定、审计的期间;因调取新证据,申请证人出庭,申请重新鉴定的,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不超过一个月的,都不计入审限。当然,并非所有情况都是延长审限,如果夫妻双方在诉前调解或庭审调解时,就离婚事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就可以大大缩短离婚诉讼的时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