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合同不成立。合同的成立必须有适格的主体参与,主体不适格的,合同根本无法成立,更不能生效。 一、无效合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无效合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不适格。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合同无效; 2、内容不合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3、意思表示不真实。如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 二、什么情况下主合同是无效 以下情况下主合同无效: 1.行为人主体不适格签订主合同的; 2.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主合同的; 3.行为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 4.主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 5.主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三、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不成立是指当事人没有达成合意,常常在内容上并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合同即使未成立,但当事人已经作出履行,则可以认为当事人通过实际履行行为达成了合意。 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适格,意思表示一致,有合同标的,符合法律要求的法定形式。 合同不成立,就是指合同不符合上述的成立要素,而不是因为合同内容违法等原因。 如果合同不成立,那么有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原则,赔偿另一方所受到的利益损失;如果当事人已经作出履行,则应当各自向对方返还已接受的履行。 因合同成立主要涉及当事人的合意问题,因此一般不会产生违约责任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