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营业执照负责人和法人区别 |
释义 | 法律分析:工商营业执照中法人和负责人的区别在于: 一、其所属的公司的性质不一样。 1、有限责任制公司营业执照上所签章的人叫法定代表人,简称法人。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例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等。 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 2、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上所签章的人的叫负责人,执照上如果是负责人通常说明执照不是独立法人的执照。 二、两者的变更手续不同 1、如果是公司,则需要公司登报挂失营业执照,登报30日后,带着剪报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补办手续;召开股东会,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议案,产生聘请新的法定代表人的决议;最后,带着工商变更资料到工商局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手续。 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 2、把之前的个体工商户执照注销,然后重新申请办理一个新的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注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需要携带营业执照正、副本,个体户身份证复印件和经办人身份证复印。 如果是家庭成员、那么不能变更负责人,再原来登记注册时已经登记过该成员的信息首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只有负责人、那么可以变更负责人。其次是负责人的变更要看准备变更人与原负责人是什么关系、只能从新登记注册。 法律依据:《公司法》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