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仅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 |
释义 | 管制不是监外执行,刑法规定了管制的期限和执行机关。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一系列的义务和限制,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不行使特定权利,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所居住地需获得批准。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适用范围主要是罪行性质轻、危害小,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被判处管制和拘役通常会被开除公职,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刑后会被开除,不论是否为实刑或缓刑。 法律分析 一、管制是不是监外执行 管制不是监外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第三十九条【被管制罪犯的义务与权利】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二、管制的适用范围 1.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 2.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三、刑罚管制被开除公职吗 被判处管制和拘役一般会被开除公职,而且对于用人单位也不会给予任何的赔偿金,对于违反法本就是属于违反了公司的法则,对于此行为的人应该一般都会严加的处罚,让自己得到应有的教训。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就,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被判刑后,就会被开除,而不一定是实刑,也包括缓刑。 结语 管制并不是监外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是指判处犯罪分子在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的限制自由的刑罚。在执行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不得行使特定权利,需报告活动情况,并遵守执行机关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且对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分子适用。被判处管制和拘役一般会导致开除公职,并且用人单位通常不会给予赔偿金。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包括管制,将受到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执行: (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三)执行标的灭失的; (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 (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三节 冻结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冻结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冻结的存款、汇款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冻结; (四)冻结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情形。 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金融机构和当事人。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解除冻结。 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