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公司在广告宣传或产品描述中使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并造成了消费者的实际损失,那么消费者有权要求公司赔偿。赔偿金额应当包括消费者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以及因为公司行为导致的其他间接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三条:“广告不得含有以下内容:(一)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二)超出了其所在行业的行业标准的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含有虚假信息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