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妨害作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妨害司法罪和暴力取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处罚。妨害司法罪包括扰乱法庭秩序、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侮辱诉讼参与人等行为,涉及者将受到刑事处罚。暴力取证罪指司法工作人员以暴力逼取证人证言或被害人陈述,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予以立案,如手段残忍、致人自杀、造成冤假错案等。授意、指使、强迫他人暴力取证的行为也将受到追究。 法律分析 一、妨害司法罪立案标准: 1、《刑法》第三百零九条有下列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一)聚众哄闹、冲击法庭; (二)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 (三)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 (四)有损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 2、《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暴力取证罪立案标准 暴力取证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以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的; 2.致人自杀或者精神失常的; 3.造成冤、假、错案的; 4.3次以上或者对3人以上进行暴力取证的; 5.授意、指使、强迫他人暴力取证的。 拓展延伸 妨害作证罪的定罪要件是什么? 妨害作证罪的定罪要件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有人故意干扰、破坏、伪造证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阻碍证人作证,严重妨害司法公正和证据真实性的行为,将构成妨害作证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妨害作证罪的定罪要件包括:1.故意干扰、破坏、伪造证据;2.以其他方式阻碍证人作证;3.行为严重妨害司法公正和证据真实性。只有当以上三个要件同时满足时,才能认定妨害作证罪成立。妨害作证罪的定罪要件是司法机关判断是否立案、起诉以及法院判决是否定罪的重要依据,确保司法公正和证据真实性的维护。 结语 妨害司法罪和暴力取证罪都是严重破坏司法公正和秩序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妨害司法罪,如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等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暴力取证罪,如以残忍手段逼取证人证言、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也应予以立案。妨害作证罪的定罪要件包括故意干扰、破坏、伪造证据,以及以其他方式阻碍证人作证,严重妨害司法公正和证据真实性。司法机关将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是否立案、起诉以及最终判决是否定罪,以确保司法公正和证据真实性的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证人的询问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存在威胁、侮辱证人或不适当引导等情形的,审判人员应当及时制止。必要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证人故意作虚假陈述,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妨碍证人作证,或者在证人作证后以侮辱、诽谤、诬陷、恐吓、殴打等方式对证人打击报复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