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抵押担保是指债务人将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质押给债权人,作为债务的担保方式。在抵押担保的过程中,需经过以下程序: 一、协商担保物及其价值 债权人和债务人通过协商,确定抵押的担保物及其价值,并在合同中明确。 二、办理抵押登记 债务人需将抵押的担保物,进行抵押登记。抵押登记是指在不动产登记簿或者动产登记簿上,对抵押担保物的名称、数量、质量、所有权状况等登记记载,以及对担保债权数额的登记。 三、签订抵押合同 债权人和债务人需签订抵押合同,约定抵押的具体内容,包括抵押物名称、数量、评估价值、抵押权范围等。 四、保险物配置 债权人和债务人需对抵押物采取保险措施,确保抵押物在质押期间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五、清偿担保债务 当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依法清偿担保债务,拍卖担保物,优先受偿。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一条:担保协议应当订立书面文本,担保人应当向债权人提供足以保障其债权的担保财产,并由债务人提供担保财产的评估价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二条:担保财产应当保持价值稳定,并保险,但另有约定的除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自由约定合同内容,但是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六条:担保人依照协议负有清偿责任。如果担保人未能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催告被担保人履行债务或者行使担保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