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怎么报
释义
    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需到参保地卫生局新农合大厅,提供相关材料。新农合参保者患有特殊疾病可享受二次报销。报销比例根据医院级别和起付线而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一、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去哪里报
    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去参保地卫生局新农合大厅。
    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所需材料如下:
    1.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结算单;
    2.居民身份证患者户籍原件、参合证(卡)原件;
    3.医疗机构费用发票,或者加盖原件收存单位公章复印件;
    4.费用清单、出院结算单或者盖原件收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5.持有特殊慢性病患者提供的慢性病证,或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特殊慢性病诊断证明以及门诊病历;
    6.患者本人或者与患者有关系证明的关系人银行汇款账号。
    二、农合二次报销条件
    新农合二次报销的条件如下:
    1.参加了当年的新农合。
    2.当年新农合基金结余较多,地方上出台二次报效政策,文件一般是第二年年初出台。
    3.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一般分等级报销。
    4.理论上必须是一次性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多次医疗不能合为一次。
    先心病、儿童白血病、宫颈癌、乳腺癌、唇腭裂、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等等,参保了新农合的朋友患有以上疾病的,可以享受二次报销政策。
    三、农合二次报销比例
    农合二次报销比例各地略有不同。通常情况下,新农合患者在镇级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为100元/人次,报销比例是合规费用的100%;市内县级定点二级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6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80%;市内市级定点二级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10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70%;市内市级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18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60%;省级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30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55%;省级二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20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65%;市内定点民营医院报销比例比照市级二级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在市内未定点医院报销比例比照市级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起付线不变。
    结语
    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需前往参保地卫生局新农合大厅办理。所需材料包括补偿结算单、身份证、参合证、费用发票、清单、出院结算单、慢性病证明和银行账号。二次报销条件为参加当年新农合、基金结余充足、医疗费用达起付标准且合规。部分特殊疾病患者可享受二次报销政策。不同地区的报销比例有所差异。请根据具体情况前往办理,详细了解报销政策和比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七章 资金保障 第八十二条 基本医疗服务费用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支付。国家依法多渠道筹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公民有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按照规定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 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第四十条 委托人对鉴定过程、鉴定意见提出询问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给予解释或者说明。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8: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