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会有名义股东和实际出资人的存在
释义
    

法律主观:
    


    1、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 合同法 第52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在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实际出资人的投资权益应当依双方合同确定并依法保护。 2、权属争议。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实际出资人成为公司的股东成员。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 公司变更 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 公司章程 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名义出资人处分股权。 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 股权转让 、 质押 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 物权法 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综合上面所说的,名义股东和实际出资人两者是不可分开的关系,一种是名义上的股东,而另一种是实际的出资金额的人,但这两种如果公司有任何的 债务 ,那么就会直接找到名义上的股东来进行承担,从而再由双方来进行协商债务的约定。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四条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8: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