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关公证财产的常见问题解答 |
释义 | 财产公证在国家公证机关办理,需要个人身份证明和协议书等材料,公证具有法律效力。 提炼:财产公证需到公证机关办理,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和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一、公证财产在哪里公证 公证财产在哪里公证,根据法律规定,财产公证是在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关进行办理。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二、办理财产公正程序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薄,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以及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 2.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 3.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4.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后,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三、财产公证是否有法律效力 财产公证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根据《公证法》第二条,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以及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结语 公证财产在专门设立的公证机关办理,申请人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财产公证需准备个人身份证明、协议书等材料,并亲自到公证处填写申请表格。公证具有法律效力,根据《公证法》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应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除非有相反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7修正):第四章 公证程序 第二十六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7修正):第五章 公证效力 第三十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7修正):第五章 公证效力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