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何种责任? |
释义 |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原则,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有过错则按比例分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中,非机动车无过错则机动车全责,有过错则减轻机动车责任;机动车无过错则最多承担10%赔偿责任。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赔偿机制研究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赔偿机制研究是对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何种责任的探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深入分析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标准和依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将研究不同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行人、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责任分配,包括违规行为、过失程度等因素的考虑。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赔偿机制,包括保险公司的责任承担、赔偿金额的确定等相关问题。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完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机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以促进交通安全和公正的赔偿。 结语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赔偿机制的研究,我们深入分析了责任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考虑了不同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责任分配,包括违规行为和过失程度等因素。同时,我们也探讨了保险公司的责任承担和赔偿金额的确定等赔偿机制问题。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完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机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以促进交通安全和公正的赔偿。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章 报警和受案 第十五条 载运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危险物品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应当按照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操作规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自行协商 第二十条 发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自行协商处理;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线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当事人报警的,交通警察、警务辅助人员可以指导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当事人要求交通警察到场处理的,应当指派交通警察到现场调查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自行协商 第十九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但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情形的除外。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