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财产转移的认定问题
释义
    企业资产转移分为正常经济活动和恶意转移财产两种情况。正常经济活动是指上级单位通过行政手段将企业资产转移到其他单位,如国资委将国有甲公司资产划入国有乙公司。恶意转移财产在法律上有所限定。
    法律分析
    企业资产转移分为两种情况:
    1、正常的经济活动
    2、恶意转移财产1、正常的经济活动:企业资产转移,指企业的资产被上级单位通过行政手段转移到其他单位,比如:国资委将国有甲公司的资产,通过调拨的方式划入国有乙公司等。2、恶意转移财产: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
    拓展延伸
    财产转移的证据要求与法律效力
    财产转移的证据要求与法律效力是指在财产转移过程中,为了确保转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满足一定的证据要求,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效力标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财产转移的证据要求主要包括书面形式、签名、公证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财产转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财产转移的法律效力也要符合法律规定,如依法成立、不违反公序良俗等。只有满足了证据要求并符合法律效力,财产转移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保障各方的权益。因此,财产转移的证据要求与法律效力密切相关,需要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财产转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企业资产转移分为正常的经济活动和恶意转移财产两种情况。正常的经济活动指的是上级单位通过行政手段将企业资产转移到其他单位,如国资委将国有甲公司的资产划入国有乙公司。恶意转移财产的界定在法律上有所限定。财产转移的证据要求与法律效力密切相关,需要满足一定的证据要求,并符合法律规定的效力标准。只有满足了证据要求并符合法律效力,财产转移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保障各方的权益。因此,在实践中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财产转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一百二十三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2)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0: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