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当事人上法庭前要准备什么
释义
    如果是诉讼当事人开庭前,要准备好本次案件中诉讼应该运用到的相关证据。然后呈报给法院。如果对法院的法律法规以及法律流程不太熟悉的,可以请一个律师作为代理人进行案件的代理上庭。
    收集与诉讼主张有关的证据,必要时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如果不熟悉法律法规的,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案件。如果是被告家属的可以做以下准备:收到起诉书副本后,围绕诉讼主张收集证据,证明原告的请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主张进行反驳。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案件。
    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被告以有书面仲裁协议为由对受理民事案件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经审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1)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已经确认仲裁协议有效的;
    (2)当事人没有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
    (3)仲裁协议符合《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且不具有《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情形的。
    一、庭前准备包括哪些准备
    1、在法定期间内送达诉讼文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审理前准备工作的内容之一是在法定期间向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文书。首先,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向原告、被告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
    2、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也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如果当事人不了解自己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哪些,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人民法院审判的正常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其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3、确定举证期限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即是对证据材料的准备,为保证诉讼公正以及程序有序、高效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
    4、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整理争议焦点
    证据的交换有利于实现诉讼的公平进行,避免“证据突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3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5、审阅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审理前准备阶段的诉讼材料主要包括原告的起诉状和被告提交的答辩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对这些材料,审判人员应当进行认真审核,以便归纳、明确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以及确定应当由人民法院自己收集调查的证据的范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