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
释义 |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或者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 一、偷越国(边)境罪既遂与未遂该如何处理 本罪的实行行为包括两部分:一是组织行为,即领导、策划、指挥、拉拢、引诱、招募等行为;二是偷越国(边)境行为,即被组织者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因此,本罪的既遂除了要求实施组织行为外,还需要偷越国(边)境的行为达到足以侵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的程度。具体包含两种情形:(1)组织他人利用骗取或者伪造、变造的签证经海关检查出境的,即以合法形式非法出境,其既遂标准应以海关查验放行时为准,因为偷渡人员经过海关查验、放行后,即可出关,已通过拟制的国(边)境线,此时其偷越国(边)境已经既遂。 (2)组织他人藏匿于船只、集装箱等工具秘密通过不设关卡处偷渡,即非法的形式出境,偷渡人员并非经正常海关途径通关出境,既遂状态应以偷渡人员进入到将要出境的交通工具中藏匿为准。因为偷渡人员无需办理正常的通关手续,偷渡人员进入出境的交通工具藏匿后实际已避开了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监管,且偷渡至境外的可能性很大,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了严重侵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的程度,故应认定为既遂。 二、提供伪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什么 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是危害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故意向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其主观上大多具有营利目的,但也可能出于其他目的。因此不要求必须具有营利目的。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向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行为。所提供的出入境证件必须是伪造或经过变造的虚假或无效的证件。所谓伪造出入境证件,是指仿照正式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形状、图案、文字和色彩等制作假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所谓变造出入境证件,是指对已过期失效或者他人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采用剪贴、拼接等打法,变造出入境证件。提供伪造、变造的假证件,无论是本人伪造、变造,还是他人伪造、变造的,对提供者构成本罪均无影响。如果行为人自己伪造、变造后又为他人提供的,其伪造、变造行为又构成伪造、变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此罪与向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之间形成牵连关系、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断。如果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集团中的个别成员分工伪造、变造出入境证件,供犯罪集团使用、应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共犯论处。 三、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判多久? 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判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该罪的主体是办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则是国家的海关或边防的正常活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五条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或者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