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每月需要支付的抚养费是多少? |
释义 |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主旨是根据不同收入情况判定抚养费的标准,固定收入者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高收入者可超过这一比例但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低收入者可根据财产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无收入者可用财物折抵抚养费。特殊情况下,如子女患重病或出国读书,抚养费可超过标准。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子女的人身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抚养费是父母提供子女生活所需的费用。 法律分析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一个月的数量标准: (一)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二)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三)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的,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四)对于无收入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如具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五)对于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须经双方同意)等特殊情况,可超过上述幅度判决。 一般离婚后的孩子抚养问题会牵扯到抚养权和抚养费,这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抚养权指的就是这个人,对这个孩子有职责和义务,抚养费用就是其中要给另一方以及孩子相应的生活费用。这个时候就可以申请法律的方式来解决以及认定。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抚养,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哺育、喂养、抚育、提供生活、教育和活动的费用等。 结语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人,按月总收入的20-30%判决,一线城市一般为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高收入者可超过上述幅度,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低收入者可根据其他财产判决,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无收入者可用财物折抵抚养费,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特殊情况下,如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等,抚养费可超过上述幅度。离婚后的抚养问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认定,抚养权和抚养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无条件的抚养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