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审查的一般流程 |
释义 | 第一步形式审查 (一)将合同文件本身分为三部分: 开头、正文、签署部分。形式审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 (二)形式审查还要看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看相关文件之间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 第二步实质审查 主要是对合同正文的审查,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 一、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 二、合同内容是否公平 三、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第三步沟通、参照与找法 一、合同怎么审查 审查合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 2.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3.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4.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应按照合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确定合同条款有无遗漏,各条款内容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二、合同完备性审查的重点有哪些 合同完整性审查的重点如下: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2、审查合同名称是否正确; 3、审查所用合同范本或惯用文本依据的规范或引用的法律法规是否过于陈旧; 4、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5、检查合同内容是否不公平; 6、审查格式条款的规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7、检查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否合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