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释义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行为表现方式因权利客体以及具体专门法律的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从宏观分析,其仍具有共性,即其行为方式主要包括:
    1、假冒行为
    所谓假冒行为,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许可,第三人在其制品上标注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的专利标记、商标、名称等。在我国《刑法》中主要是指假冒注册商标(现行《刑法》第213条)、假冒专利(现行《刑法》第216条)、假冒他人署名(现行《刑法》第219条)。
    2、非法出售
    一种是指销售“冒牌货”的行为,即销售未经许可而载有与受保护的商标、专利或实质相同的标志的任何相同物品。我国现行《刑法》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即属此类行为。另外一种是侵犯著作权的发行、出版、出售行为。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行其文字作品、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邻接权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非法制作
    第一类是伪造、擅自制造行为。其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未经授权而制作;二是超越授权范围而制作。如现行《刑法》中的第215条非法制造注册商标罪等。
    第二类行为是非法复制行为,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等方式,重制他人作品。如我国现行《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等。
    4、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著作权保护有哪些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在著作权法中没有明确约定赔偿数额,但在司法实践中可参考以下因素酌情处理:
    (1)受害人所受损失后果是否严重;
    (2)侵害行为致作品价值降低程度;
    (3)侵害出于牟利或其他不当目的;
    (4)侵害人主观过错状态;
    (5)侵害行为情节恶劣程度;
    (6)侵害人获利多少;
    (7)侵害行为的社会影响;
    (8)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
    (二)行政责任:
    (1)警告;
    (2)责令停止制作和发行侵权复制品;
    (3)没收非法所得;
    (4)没收侵权复制品及制作设备;
    (5)罚款;
    (三)刑事责任:
    1、侵犯著作权罪。刑法第217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2、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刑法第218条: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单位犯第217条、218条的犯罪行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条的规定处罚。
    4、查获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和属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主要用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材料、工具、设备或者其他财产,一律予以没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