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何种行为会构成不正当竞争
释义
    1、弄虚做假,进行商业欺诈。如假冒名牌商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掺杂使假、从事虚假的有奖销售等非法营销。
    2、搭售商品,将紧销商品与滞销商品搭配销售等。
    3、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如强迫交换对方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条件,限制购买者的购买选择,用行政等手段限制商品流通等。
    4、编造和散布有损于竞争者的商业信誉和产品信誉的不实信息,损害竞争者形象和利益。
    5、侵犯其它经营者的商业秘密。
    6、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7、串通投标,有组织地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或者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及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等等。
    一、商业贿赂行为是什么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1)经营者为销售商品或购买商品提供经营性服务或接受经营性服务,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其他手段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进行的商业贿赂行为。
    (2)经营者的职工采用商业贿赂手段为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的行为。
    (3))单位或者个人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收受或者索取贿赂的行为。
    (4)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行为。
    (5)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行为。
    (6)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折扣的行为,接受折扣不如实入账的行为。
    (7)经营者给付对方佣金不明示、如实入账的行为,对方单位或者个人接受佣金不如实入账的行为。
    (8)经营者违法在商品交易中向对方单位或者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的行为。
    (9)其他商业贿赂行为。
    二、哪些情形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下列情形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1、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4、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6、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7、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8、法律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4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查处的,依照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7: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