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在诈骗罪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
释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解决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赔偿问题,无需支付诉讼费用,有助于被告人获得轻判。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合同管理秩序和财产所有权,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民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法分子侵占财产可申请赔偿,诈骗过程中造成财产损失可进行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一、可以在诈骗罪附带民事诉讼吗?
    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刑事附带民事的好处
    1、无须支付诉讼费用;
    2、被告人家属为获取受害人谅解进而让被告人从轻处理,一般会积极赔付并付款到位。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经过追缴、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三、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规定了五种犯罪行为方式。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骗取他人的财物,但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本罪的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构成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法人、单位或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我国公民的各项权益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欺骗和隐瞒的手段将他人的财产进行侵占时,不仅会损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会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是可以向侵权方申请赔偿的,如果在诈骗的过程中造成了财产损失后,也是可以附带民事诉讼。
    结语
    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轻被害人的负担,还可以促使被告人积极赔偿。合同诈骗罪作为一种侵犯合同管理秩序和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也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来追求赔偿。在保护公民权益的同时,附带民事诉讼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当遭受诈骗造成财产损失时,可以考虑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获得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