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
释义
    民事责任年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八岁前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八至十八岁为限制行为能力,十八岁以上为完全行为能力。完全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部分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完全没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根据宪法和民法典,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些规定与公民的政治生活行为年龄标准相一致。
    法律分析
    一、民事责任年龄
    主要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八岁,一个是十八岁,八岁以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无需承担民事责任,八至十八岁限制行为能力,有一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还有就是十八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需完全承担民事责任。
    二、民事责任年龄区分点
    1、第一种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
    《民法典》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与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关以年龄分阶段承担责任的规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说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是根据公民政治生活行为的年龄标准来确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来说十六周岁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达到初中毕业了,参加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了,但这种劳动或工作,其劳动收入必须成为本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否则,不能视其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第二种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也称为可以独立进行部分民事活动能力的人。
    《民法典》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故现行法律规定,8岁以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二十二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第三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称完全没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力人,这种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因事故造成的脑功能受损,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痴呆神志不清的人。
    结语
    民事责任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八岁前无民事行为能力,八至十八岁为限制行为能力,十八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法典的规定,成年人为十八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精神状况不适应的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个年龄分阶段承担责任的规定,与公民政治生活行为的年龄标准相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正):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3: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