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体工商户发票免税额度如何计算?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个体工商户的发票免税额度计算方法以及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体工商户的发票免税额度计算公式为:免税额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款-其他政策减免税额,或者免税额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款×(1-50%)。同时,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法律分析 个体工商户的发票免税额度计算方法如下: 1.免税额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款-其他政策减免税额 2.免税额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款×(1-50%)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中的其他政策减免税额是指国家或当地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给予的减免税政策所涉及的金额。 2、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拓展延伸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款计算方法是什么?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是一个涉及个人所得税的热门问题。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分为以下五步: 1.计算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包括纳税人的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各项收入。 2.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3.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即10%或12%。 5.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减去速算扣除数后,为应纳税额。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建议在办理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咨询专业税务老师或查阅相关税务规定,以避免因计算错误而产生的税务风险。 结语 此外,根据个体工商户的发票免税额度计算方法,其应纳税款减去其他政策减免税额后,可享受免税额度。同时,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减税、免税。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