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中,需要认定的财产必须是 |
释义 |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的主体可以是有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组织或个人。申请书应明确财产的种类、数量以及要求认定财产无主的依据。具体处理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程序包括:首先进行是否受理的审查,然后受理后发出财产认领公告,公告期间为一年。若原财产所有人或其继承人出现并提出请求,法院将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法律分析 一、无主财产认定条件有哪些 认定财产无主应具备如下条件: 1.需要认定的财产必须是有形财产。 2.财产所有人确已消失或者财产所有权人不明,权利的归属问题长期无法确定。 3.财产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其无主的持续状态超过一定期限。 4.财产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如果产所有人不明,停靠在海边的船舶所有人不明等等。 二、如何处理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处理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应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是否受理的审查。法院接受申请人的申请后,应对其进行审查,经过审查,认为申请不符合条件或者财产有主的,判决驳回申请;认为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认定财产无主案件成立要件并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应当立案受理。 2.受理后的处理。法院立案受理后,应发出财产认领公告。公告应当写明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财产的种类、数量、形状,公告期间以及寻找财产所有人认领财产的意旨。公告期间为一年。 3.原财产所有人或者其继承人出现时的处理。判决认定财产无主后,原财产所有人或者其继承人出现时,如原财产所有人或继承人的提出请求,法院应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三、认定财产无主案件提起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由公民、法人或都者其他组织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财产的种类、数量以及要求认定财产无主的根据。”根据该条法律规定: 1.申请主体可以是“有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组织或者个人”。 2.必须向有管辖权的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3.申请形式。申请必须是书面的。 结语 认定财产无主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财产是有形财产、所有人确实消失或不明、持续无主状态超过一定期限等。在处理认定财产无主案件时,需要进行审查、发出财产认领公告,并在一年内等待原所有人或其继承人出现。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的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处分依照本节规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二节 动产交付 第二百二十八条 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