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怎样可以享有所有权 |
释义 | 遗产通过何种方式继承的问题,要看遗产的产权变更是否需要登记公示。如房子、车子、股权、股票等相关财产或财产性权利,需要在相关机构进行过户登记才能达到变更权利人的目的。在办理过户手续时通常会涉及相关继承人配合办理公证手续的问题,如果对遗嘱或法定继承的分割方式有争议,一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才能解决。法院会根据各方的诉求和相关证据做出判决,然后持判决办理过户手续。一些现金、不需要登记的物品,在继承人或相关权利人之间直接分割就可以了,不必履行特别手续,当然,如果有争议也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才能解决。当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之后,继承人就会享有遗产的所有权。 一、哪些遗产不能继承 1、与被继承人的人身密不可分的人身权不能继承。如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 2、与公民的人身有关的债权、债务。这种债权债务是以特定人的行为为客体,与债务人、债权人的人身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债权债务不能作为。 3、国有资源使用权。如采矿权、狩猎权、渔业权、水资源使用权、海洋、空间等使用权,这是因为这些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人的使用权都是经过特定程序授予特定人享有的,这些权利不能作为遗产,如果继承人要使用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必须另行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重新获得使用权。 4、宅基地使用权。公民使用的宅基地,只能与房屋所有权一同转移,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只能在继承房屋所有权时,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5、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二、遗产继承的方式可以分为哪些 1、法定继承:是指直接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财产分配原则进行的一种继承方式。 2、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将财产指定归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所有,同时对遗产继承的份额进行确定。 3、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公民与扶养人、集体所有制组织订立的有关扶养、遗赠的协议。 4、遗赠:是指公民以遗嘱方式将其遗产中财产权利的一部分或全部赠给国家、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