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近日,有一家 房屋拆迁 公司 竞标成功当地政府的一项房屋拆迁工程。协议约定:房屋拆迁中拆除下的旧门窗、钢筋等归 拆迁 公司所有,拆迁公司拆除后直接对外出售,销售价款100万元。该公司是否需要认定为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如果认定一般纳税人,应该按什么税率征税?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所称 小规模纳税人 的标准为:(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 纳税 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第二十九条规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 小规模纳税 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因此,非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的企业,企业年销售额达到80万元就应该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从事“ 营改增 ”应税服务的企业,年销售额以500万元为标准。 对于本案例来说,该房屋拆迁公司符合年销售额80万元这一标准,可以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但是该企业销售业务并非其主营业务,显然属于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仍然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那么,该企业应如何缴纳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规定,纳税人销售旧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所称旧货,是指进入二次流通的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货物,但不包括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 函〔2009〕90号)第二条规定,纳税人销售旧货,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自行开具或者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文件第四条对销售额和应纳税额的规定为: (一)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和旧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政策的,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4%); 应纳税额=销售额×4%÷2。 (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应纳税额=销售额×2%。 对于该企业来说,如果申请一般纳税人,则该笔业务销售额为100÷(1+4%)=96.15(万元),应纳税额=96.15×4%÷2=1.92(万元)。 如果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则该笔业务销售额为100÷(1+3%)=97.09(万元),应纳税额为97.09×2%=1.94(万元)。 法律客观: 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定义《增值税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二、营改增简介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区别对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增值税的征收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非商业企业):4%小规模商业企业。而营业税的税率则要根据税目来确定了,从3%-20%不等。,营业税的税率是5%。增值税是购入货物或出售货物时产生的。增值税与营业税是两个独立而不能交叉的税种,即所税的:交增值税时不交营业税,交营业税时不交增值税。只要记住:1、征收范围不同:凡是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转让无形资产的交营业税.凡是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交纳增值税.2、计税依据不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是价内税。所以在计算增值税时应当先将含税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即计算增值税的收入应当为不含税的收入。而营业税则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税率即可。综上所述,营业税和增值税有诸多不同点,最主要的诸如:税率不同、征收范围不同、计税依据也不同。近年来我国实行营改增,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改革,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谓是百姓福音。文章到此,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已然清晰,我们许多普通群众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者,应当对这一概念十分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