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劳动合同的日期能否约定生效期?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从劳动合同签订时起计算,签字日期应与合同约定的日期相同,但劳动合同的生效并不代表劳动关系的成立,劳动关系是从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分析 1.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应从劳动合同签订时,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体上签字之日起计算。 2.签字日期与合同约定的日期应是同样的。 3.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生效的日期,则应以合同约定的日期为生效时间。 4.劳动合同成立、生效,并不代表劳动关系成立,劳动关系是从用工之日起才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日期如何确定? 劳动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日期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生效日期,例如明确指定具体日期或规定在特定事件发生后生效。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生效日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自双方订立之日起生效。然而,为了避免争议,双方也可以通过书面协商达成一致,确定生效日期。在确定生效日期时,应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合同内容,并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劳动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日期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益。 结语 劳动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日期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多个因素。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生效日期,也可规定在特定事件发生后生效。如无明确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自双方订立之日起生效。但为避免争议,双方可书面协商确定生效日期。协商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和合同内容,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有效和双方权益的同时,劳动合同签订后的生效日期应因情况而异,需谨慎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