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
释义 |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一、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 (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第二种,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二、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主要有以下情况: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导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三、过失致人死亡是指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认定过失杀人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其他犯罪。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如火灾犯罪、过失爆炸犯罪、交通事故犯罪等。,也经常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但都是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商业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规定这些犯罪的刑法规定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规定形成特殊法律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按照特殊法律处罚,不得确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2、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导致死亡和间接故意杀人。两者有相似之处:都有别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别人死亡,不希望这个结果发生。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行为人希望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这违背了行为人的意愿,后者的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死亡结果不违背行为人的意愿;前者的行为人在预见死亡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其行为,因为认为死亡结果可以通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来避免,而后者的行为人在知道死亡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其行为,以实现其他目的; 3、区分疏忽造成的死亡和事故造成的死亡。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能预测,是否能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根据行为人的知识水平、行为本身的度和客观环境,判断行为人是否能预测死亡结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过失重伤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直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不得采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方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