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误工费最多可达多少个月? |
释义 | 根据病情决定误工费赔偿期限,住院期间赔偿,出院需休息2-3个月,伤残赔至定残日前一天。误工费属交强险赔偿,不分责任大小,超限额才按责任划分各担50%。 法律分析 根据病情(病历内容)来决定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治愈出院的一般只赔住院期间的,出院后需要适度休息的一般按实际情况承担2-3个月的,造成伤残的,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误工费是在交强险死亡伤残项下赔偿的,所以不分责任大小(交强险不分责任大小,有责就赔),超过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才按同等责任划分,各担50%。 拓展延伸 伤残误工费支付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伤残误工费的支付期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伤残误工费的最长支付期限不应超过伤残程度确认之日起的24个月。然而,具体的支付期限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法律条款以及个案的具体情况影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伤残程度较高或工伤事故后继续治疗的情况下,支付期限可能会延长。因此,具体的伤残误工费支付期限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建议您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结语 根据病情确定误工费赔偿期限,治愈出院一般赔住院期间,出院后适度休息赔2-3个月,造成伤残赔至定残日前一天。误工费属于交强险死亡伤残项下赔偿,不分责任大小,超额部分按同等责任划分各担50%。根据法律规定,伤残误工费支付期限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24个月。具体支付期限受地区、法律条款和案件情况影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人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平均收人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