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完善三胎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
释义 | 法律分析:据统计,我国人口已经在逐渐的步入老龄化,很多家庭都不愿意多生孩子。因为教育成本等等问题太高,家庭无法承受这么高的费用,所以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只有一个孩子,二胎家庭都非常的少。这一次开放三胎政策还完善了配套措施,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对我国人口结构有着很好的优化,也是可以很好的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做贡献。 一、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是什么意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7月20日公布,就“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要求。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二、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理解这一重要表述,需要紧扣两个关键词——“实施”和“渐进式”。“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延迟退休政策的时序进度;“渐进式”表明的则是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基本方法策略。 就“实施”而言,它表明延迟退休正在从政策研究制定走向政策执行。梳理政策文本可见,当前退休年龄政策始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总体上看,当时提出“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干部年满55岁、女性工人年满50岁可退休”的规定契合了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其合理性。但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来就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政策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同步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这意味着,当前亟须根据时代发展对现行退休年龄政策作出调整。基于此,延迟退休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这个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节点是2012年公布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随后,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为认真落实这一决议,相关部门随即通过深入调研、听取多方意见等方式,加强研究延迟退休政策。其间,何时真正推出延迟退休政策一直备受关注。时至今日,《建议》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说明当前这一政策已经从研究探索层面逐步走向实践应用层面。 就“渐进式”而言,它蕴含的是延迟退休政策在操作技术上将采取小步慢走、逐步到位的策略。诚如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所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基础。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事物的发展才会发生质变。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就是推动事物发展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略。延迟退休是一个涉及面广的问题,在政策制定落实过程中不仅要有清晰明朗的态度,而且要讲究渐进有序的方法策略 如2016年7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延迟退休政策时就表示会考虑“小步慢行、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的方法策略。一定程度上讲,此次《建议》提出的“渐进式”延迟退休也包含着类似考虑,充分彰显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所带有的弹性与韧性。而之所以要采取渐进式策略,既同政策制定实施本身有一个渐进过程有关,也同公众心理接受程度需要慢慢调试密不可分。客观而言,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和出生率降低,人们对延迟退休的认识已经更加宽容、更能接受。日前,由同方全球人寿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完成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23,相较于2019年的6.15略有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延迟退休的认识已日趋理性,当前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具有了更好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挑战并存的同时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根据形势不断调整有关政策规定。《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正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点问题的顺势而为之举,也是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