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遭遇打架,报警后派出所如何解决? |
释义 | 打架报警后,派出所会立即出警制止打架,并将双方当事人带到派出所进行调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为30天,可延长30天。派出所处理案件的程序包括初步调查、进一步调查、审批和处罚,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办结。派出所处理完行政案件后,当事人可携带处罚决定书到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我国相关部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较为及时,以保护受害人免受进一步伤害。 法律分析 报警后,派出所是立刻出警的,制止打架行为,然后将双方当事人带到派出所调查。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公安派出所处理一般治安案件是这样的: 1,初步调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或者110派过来的警情,先进行调查,包括对嫌疑人(就是打人的人),被害人(就是被打的人或者被盗的人等)就案件发生,发展,结果,原因,手段,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查,做询问笔录,固定证据,这个时间一般为三个工作日左右。 2,进一步调查,这期间对证人,及其他可以证明案件情况,了解案件事实的人进行调查进一步查清案件全部事实,这期间一般为8天。涉及到伤情的可以对伤情进行鉴定(就是平时说的伤害鉴定),或者损失物品(价格鉴定)。精神鉴定时间不计入办案时限。 3,审批,办案人员根据案情,对照法律条文,拿出处理意见,逐层审批。 4,处理,对嫌疑人进行处罚。双方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复议。 这是一般程序,说的也比较笼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办结,在结合案件情况,派出所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应该对双方出具处罚决定书,没有收到处罚决定书是不对的,派出所处理完行政案件后(比如对嫌疑人进行行政拘留,行政罚款,行政警告等)你可以携带《处罚决定书》,《住院医疗收据》到法院对双方的民事问题进行诉讼。对于因民事纠纷引起的轻微治安案件派出所可以调节处理,派出所没有进行调节也可能是有别的原因,比如对方不愿调节,或者有法定不可调节的情形。你可以到派出所问问你案件的具体情况,之后到法院诉讼,法院再到派出所调取案件相关证据,进行判决。 我国的相关部门对这类案件的处理还是比较及时的,防止案件的受害人再继续受到伤害。打架报警后派出所会怎么处理,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审理,按照受害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判决,一般这类判决不会超过一个月就会进行审理结束。 结语 经报警后,派出所立即出警制止打架行为,并将双方当事人带至派出所进行调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可在特殊情况下延长。派出所一般按照以下程序处理一般治安案件:初步调查、进一步调查、审批、处理。处理结果可根据法律条文进行处罚,双方如对处罚不服可进行复议。派出所通常会在一个月左右办结,并出具处罚决定书。如有民事问题,可携带相关证据到法院诉讼。我国相关部门对此类案件处理及时,以保护受害人免受进一步伤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核实被监视居住人身份、住处或者居所等情况后执行。必要时,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 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二十条 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要求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监视居住人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与他人会见或者通信前,应当征得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