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定义? |
释义 |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处罚。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他人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逃逸的情形,依法判处肇事逃逸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后逃逸致使他人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致人死亡的情形,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等。 一、酒驾撞死人逃逸判多久 酒驾撞死人逃逸,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属于交通肇事罪中特别严重的情节,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二、什么叫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是指某个自然人在交通活动中,驾车撞人了,而且明明知道自己发生了这样的行为的,是确切知道的,但是由于自己害怕受到惩罚,不想承担责任,没有及时的积极处理自己酿成的大祸,反而是逃跑了,这样的行为。这个罪名要求在交通犯罪里,是明知道的情况下造成的。 一、肇事逃逸处罚标准包括: 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2、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4、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二、肇事逃逸构成包括: 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 2、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综上所述,肇事逃逸,全称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是确切知道的,但是由于自己害怕受到惩罚,不想承担责任,没有及时的积极处理自己酿成的大祸,反而是逃跑了,这样的行为。这个罪名要求在交通犯罪里,然后是明知道的情况下造成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