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未成年人犯罪会根据其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首次犯罪时,通常会得到较轻的处罚,包括: 1. 减轻刑罚:未成年犯可能会根据其年龄和犯罪性质,被减轻一定程度的刑罚。 2. 非监禁刑:未成年犯可能会被判以非监禁刑,如社区矫正、教育矫正等。 但是,如果未成年人连续犯案两次,那么这可能会被视为具有较严重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对未成年人判处较重的刑罚,如监禁。然而,具体的处罚结果仍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被告的年龄、犯罪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该内容由 陈德文律师
和 微办案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