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定 |
释义 |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区别在于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后者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义务,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违法结果不同,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违法受到行政处罚与处分。 法律分析 简单的说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行政违法行为可适用行政处罚法,民事违法行为可适用《民法典》。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民事违法行为会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赔偿责任;而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区别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而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体现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私法性质。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区别 违法行为都是不良行为,但不良行为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不道德的行为,一般是指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而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规、行政法规等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结语 行政违法与民事违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后者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行政违法可受行政处罚,民事违法可适用《民法典》。行政违法触犯国家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民事违法需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违法则受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行政违法涉及国家与个人关系,具有公权性质;民事违法涉及个人间关系,具有私法性质。不良行为并非一定违法,违法行为包括违反民事法规和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