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所有权有争议时如何解决?
释义
    土地确权后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当事人协商、政府处理和起诉法院。土地确权遵守尊重历史、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政策与法律并用、分阶段处理和权利设定一般法定的原则。在土地处理中,要遵守承包面积以实际情况为准、已被占用的土地扣减、无法复垦的土地不计算、公益用地分情况处理、调整过土地的情况和未批先建改变用途的不予确权的原则。农户未经批准自行建设宅基地等设施暂不登记。
    法律分析
    土地确权后如果有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3、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确权遵守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
    2、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
    3、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
    4、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
    5、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在实际的土地处理过程中,有6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守:
    1、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一切以实际测量的标准为依据;
    2、已被占用拿到补偿的原则上扣减,拿到补偿的土地直接从确权登记的土地面积上减下去;
    3、无法复垦的承包地按原面积和用途确权,如果土地被做成道路了或者荒废了,就不计算在内;
    4、公益用地占用的分情况处理,公益用地是指村组内所建公路、机耕路、塘、坝、渠、学校、办公室等生产公益事业占用的承包地;
    5、二轮承包后村里又有调整过土地的;
    6、未批先建改变用途的,不予确权;
    对于农户未经依法批准,自行在承包土地上建房变成宅基地的以及其它设施的,暂不登记,对获准建设房屋的不再列入确权登记范围。
    结语
    土地确权后,争议解决需遵循以下原则: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处理决定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土地确权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历史、有利于生产和社会稳定、政策和法律并用、分阶段处理、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在实际处理中,必须遵守承包面积以实际情况为准、已被占用扣减补偿、无法复垦按原面积确权、公益用地分情况处理、二轮承包调整土地、未批先建改变用途暂不确权等原则。未经批准自行建设宅基地等设施的不列入确权登记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7: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