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多久解决一起事故车的问题? |
释义 | 交通事故后,根据《交通法》,最短15天最长60天可以取车。根据事故处理的简易程序,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后的五日内,交警会通知当事人领取车辆。如果超过60天不来领取车辆,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处理扣留的车辆。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后最短15天可以取车,最长60天取车 事故比较简单,事故处理走的是简易程序,因此从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起五日内,交警会通知当事人领取车辆。交巡警方面有关人士解释,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后,通常为两个工作日确认,三个工作日内通知取车。 相关法律知识 《交通法》 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四十四条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对驾驶人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仍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拓展延伸 事故车辆保管期限及取回流程 事故车辆保管期限及取回流程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管理规定制定的。一般情况下,事故车辆会被交警部门移交给指定的保管场所进行保管。保管期限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为30天至90天不等。在保管期限内,车主需要及时联系保管场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缴纳相应费用,以便办理取回手续。取回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办理费用支付、车辆检验等环节。车主需按规定时间前往保管场所办理手续,否则可能会导致额外的费用或车辆被拍卖处理。具体的保管期限和取回流程可咨询当地交警部门或查阅相关法规。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管理规定,事故车辆的保管期限和取回流程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保管期限为30天至90天。在保管期限内,车主需要及时联系保管场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缴纳费用,以便办理取回手续。取回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证明文件、支付费用、进行车辆检验等环节。请车主按规定时间前往保管场所办理手续,以免产生额外费用或车辆被拍卖处理。具体的保管期限和取回流程可咨询当地交警部门或查阅相关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十条 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申请机动车登记时,应当接受对该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但是,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依据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认定的企业生产的机动车型,该车型的新车在出厂时经检验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获得检验合格证的,免予安全技术检验。 机动车登记规定(2021修正):第三章 机动车牌证 第三节 检验合格标志核发 第五十七条 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灭失、丢失或者损毁,机动车所有人需要补领、换领的,可以持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或者行驶证向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或者换领。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有效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补发或者换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