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的规定 |
释义 |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压减、迟发。离职时应当清算工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两倍工资。 工资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经济报酬,在企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压减、迟发工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设立和完善工资发放制度,明确工资计算标准及发放程序,每月准时足额发放工资。另外,如果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最后一个工作日或者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时间内,结清劳动者的工资和离职补偿金等各项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则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加付迟延履行期间的赔偿金。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按照劳动者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压减或者迟发工资?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最低限额,非计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需要调整工资标准,则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劳动者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劳动者同意后执行。用人单位不得恶意压减或者迟发工资。 工资作为劳动者辛苦劳动的回报,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具体要求,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有效的维权渠道。用人单位应该切实履行工资支付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压减、迟发工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未约定工资支付事项的,应当依据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