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刑改革后是否仍可判处有期徒刑?
释义
    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有机会减为有期徒刑,但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案件中的犯罪人由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法律明确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看出,案件中是犯罪人是根据第一款改为了无期徒刑。
    拓展延伸
    死刑改革对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产生了哪些影响?
    死刑改革对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死刑改革后,法律体系更加注重人权保护和刑罚的人道性。因此,对于一些非极端且非暴力的犯罪行为,法院更倾向于判处有期徒刑,以便给予罪犯改造和社会重新融入的机会。死刑改革还加强了对证据的审查和确凿性的要求,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此外,死刑改革也对刑期的限制进行了调整,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总之,死刑改革对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加关注人权和刑罚的公正性。
    结语
    在死刑改革下,对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律更加注重人权保护和刑罚的人道性,对非极端且非暴力的犯罪行为更倾向于判处有期徒刑,以促使罪犯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此外,加强了对证据的审查和确凿性的要求,以避免冤假错案。死刑改革对刑期的限制调整,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综上所述,死刑改革积极影响了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更关注人权和刑罚的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9: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