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罪最低多少钱 |
释义 | 集资诈骗罪入罪最低的数额是: 1、在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吸收资金的过程中,明知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予以放任的; 2、以吸收资金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吸收资金的; 3、向社会公开宣传,同时向不特定对象、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吸收资金的。 一、个人集资多少钱算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定义金额具体如下: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非法集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认定为非法集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非法集资。 一、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罪,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非法集资的特点如下: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总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同时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二、怎样区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构成该罪需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吸收资金,即具有非法性。二、通过公开途径向社会宣传。三、承诺给予出资一定的回报。四、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吸收资金。集资诈骗罪,客观表现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是向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