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断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标准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判断一项租赁业务为融资租赁的具体标准如下: 1、租赁资产在租赁期届满时归承租人所有; 2、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此时公允价值(90%及以上)或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与租赁资产此时的的公允价值(90%及以上);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及以上;等等。 一、国有资产房屋出租最长年限 国有资产房屋出租最长年限不得超过二十年。租赁期限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出租人有权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明确租赁期限,并在租赁期满后,收回房屋。承租人有义务在房屋租赁期满后返还所承租的房屋。如需继续租用原租赁的房屋,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满前3个月提出,并征得出租人的同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二、《会计准则》的规定 新《第4号准则-固定资产》第八条:购买固定资产的价值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以购买价款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上述条款规定,企业融资购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以各期实际付款之和确定,而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来确定。即购入固定资产时,其账面价值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合同上确认的总价款)贷记“长期应付款-融资购入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 “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现值,就是指企业按照各期应支付价款选择适当的折现率(通常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进行折现后的金额。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延期付款债务特定风险的利率,实质上就是收益人的必要报酬率。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融资租(购)入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第21号准则—租赁》第三十三条:承租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与融资租赁相关的长期应付款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分别在“长期负债”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科目中列示。从报表列示角度看,“未确认融资费用”是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属于负债类科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四十八条出租人应当保证承租人对租赁物的占有和使用。 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有权请求其赔偿损失: (一)无正当理由收回租赁物; (二)无正当理由妨碍、干扰承租人对租赁物的占有和使用; (三)因出租人的原因致使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 (四)不当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占有和使用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