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以极端方式维权(如跳楼、罢工等),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
释义 | 员工以极端方式维权(如跳楼、罢工等),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罢工的,可以视为旷工,达到一定的旷工时间或者符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规定,就可以按相应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解除理由可以是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也可以是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此外,如果劳动合同有约定的,也可以按照约定追究劳动者的违约责任。但不管以哪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应当通知到劳动者并收集保存好相关证据。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员工不辞而别(自动离职),劳动合同是否自动解除? 不会自动解除,但用人单位尽到必要的通知义务后,可以根据规章制度的“旷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为规避企业风险,HR可采用以下方式:1、首先在与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包含员工的有效通讯地址,并约定送达效力(“寄送至该地址的一切法律文书,即视为送达劳动者本人”)。2、劳动合同或经员工学习签收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纪律规定等文件中,明确约定“员工旷工达到一定天数时,属于严重违纪行为,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以电话/书面通知/邮件等形式通知员工返岗,尽到必要的通知义务。4、至此,员工仍不予回复或拒不返岗的,用人单位则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通知员工完成交接手续。如员工不配合交接工作致单位受损,单位有权追偿。5、用人单位应保留通知员工的全部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返岗通知函、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邮件记录、通话记录、快递单号、签收信息、拒收信息等)。风险提示: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员工隐瞒疾病史,公司能否以欺诈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隐瞒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或不具备其应聘岗位对员工身体条件的要求,且公司要求员工入职时提供身体健康情况的,公司可以《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主张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自始无效,不需解除劳动合同。为方便实际操作,也可以直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风险提示:辞退员工的法律风险: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而劳动关系的认定其实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涉及到如何根据构成要件对当事人之间是否成立劳动关系作出认定,还涉及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等其他用工关系以及承揽关系等其他法律关系的比较和区分。 员工不同意公司调岗,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分情况判断。企业有权对职工调岗降薪,但是不可滥用。根据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简单承认用人单位的单方调整权,对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初衷是保护劳动者对于工作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如果简单承认用人单位的单方调整权,则立法目的无法实现。劳动岗位的调整属于对劳动合同内容的重大变更,应当协商一致。根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的期限、岗位、地点、报酬等无疑是劳动合同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任意一方拟对其中一项或多项进行变更都应当与对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依法可以调整员工岗位有以下几种情况:1、双方协商一致;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企业是基于迫使员工离职的目的而调整岗位,员工是可以拒绝的。企业以员工不服从安排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解除;员工可以要求企业支付双倍金额的赔偿金。如果员工确实不能胜任工作,企业是有权调整岗位的,员工拒绝服从调整岗位,企业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合法解除,但是应该支付单倍金额的经济补偿金。风险提示:对用人单位而言,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必须先与员工协商一致,未经员工同意,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此外,程序上也应当注意需要合法,否则可能因程序瑕疵造成风险。 员工不同意调岗、变更工作地点,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当然不能!若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给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调岗变更工作地点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除非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发生的额调岗及变更工作地点。风险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如公司和员工的争议不能通过协商解除,可以向当地劳动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得以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侧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实行特殊保护,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因劳动者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并且根据该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但是计划生育属于国家政策,劳动者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管理法律责任,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范畴,它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劳动关系属于两种法律关系,二者不能混同。所以,一般情况下强调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况且,关于劳动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的认定,只能由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实施,用人单位、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均无权认定女职工是否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风险提示: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不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