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净身出户的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净身出户是离婚时不带走任何财产,但在我国法律中没有依据。不按照净身出户协议分割财产的案例占多数。签了协议也是无效的五种情况:协议限制离婚自由、协议内容不合法或违背道德、协议本身不平等公正、协议中有关财产部分的承诺不真实、协议并非自愿签订。 法律分析 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没有带走任何财产的行为。但是,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相关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全国各地法院的裁判结果并不统一,但是不按照净身出户协议分割财产的案例占大多数。也就是说,法院基本不会支持“出轨”一方“净身出户”。 司法实践中以下5种情况,签了协议也是无效的: (1)协议约定一方提出离婚,自愿净身出户。法律明确规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以协议的方式限制对方离婚自由,放弃全部财产作为离婚条件,本质上是限制公民的离婚自由,是违法的。因此,“净身出户协议”是无效的。 (2)“忠诚协议”内容本身不合法或违背道德。协议内容应该是合理合法的,关于财产的分配也应该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协议约定男方保证不与前女友有任何联系,否则就给女方签订一张10万元的借条。这样的协议内容不合理合法,首先,“任何联系”就不合理,有强烈的主观性,其次,签订借条的财产分割方式是不合法的,此借条(借贷关系并不真实存在)不是在真实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 (3)“忠诚协议”本身并不平等公正。若协议只是对夫妻双方其中一人的约束,另一人则不在此协议的约束范围内。比如,夫妻双方中其中一人不能晚归、不能私自外出游玩、不能私下和朋友约会,违反就要交“罚金”,而另一人则完全随心所欲。这样的协议内容太过于严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财产分割方式已经严重导致受约束方生活困难。那么这样的协议执行无效,存在一种欺压的状态。 (4)协议中有关财产部分的承诺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协议无效。即财产分割并非协议签订的本意。比如,在一次争吵过后,为维护和睦,男方向女方签下一份协议,称婚后一切财产都无条件给予女方,不管以后为什么事情离婚,男方都净身出户,财产自动转为女方名下,以此协议证明。这样的忠诚协议法院不予支持,因为出具承诺书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维护家庭和睦,为了稳定关系,而不是为了对婚后的财产进行约定,其有关财产的承诺都不是真实意思表示,故此协议不产生法律效力。 (5)协议并非自愿签订。忠诚协议一般是在婚前签订,用于约定婚后两者的义务,合理约束双方的行为。如果其中一方以不签就不结婚或者其他理由,以威胁等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签订协议的目的,那么此协议本身就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的影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务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多少情节严
- 违反内部规定可以构成滥用职权吗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共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什么情节较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什么情节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问超过情节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属于违反什么纪律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务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多少的情节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较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 的,情节
- 滥用职权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吗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务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多长的情节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标准占用公务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多少情节严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共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多少情节较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情节较重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情节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和处罚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要如何处罚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如何处罚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罚是什么 -刑事处罚
-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分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该怎么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职务行为有哪些
-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如何处罚
- distribution, sales as agent
- distribution system
- distribution system of goods and materials
- distribution system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based on application
- distribution to the public
- distribution warehouses
- distributism
- distributive agreement
- distributive anknupfung
- distributive justice
- distributive majority
- distributive profits
- distributor
- distributor contract
- distributor of received signals
- distributor's brand
- distributorship agreement
- district
- district attorney
- District Attorney (D.A.)
- District Attorney (D.A.)
- district auditor
- District Board
- district council
- district cou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