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包括的人具体有哪些 |
释义 | 监护人的法定身份和职责: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等;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若无近亲属或其丧失监护能力,有关单位可指定监护人。监护人需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权益,如未履行职责或侵害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在紧急情况下,若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相关单位应提供临时照料措施。监护人必须履行职责,否则将受到法律处罚,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 法律分析 一、监护人包括的人具体有哪些?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二、监护人的职责 (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2)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3)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因此不管是哪种情况下的监护人,都应该履行监护人应尽的职责,且监护人本身也具有履行相关法律职责的能力,否则的话是不具有监护人资格。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相关的法律职责就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处罚,如果是遇到特殊情况的,那么就需要特殊处理。 结语 监护人是负责保护被监护人权益的重要角色。根据法律规定,监护人的身份和权责是明确的。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精神病人,监护人的选择都有一定的顺序和程序。监护人应当代表被监护人行使民事法律行为,并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如果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在紧急情况下,相关单位应为被监护人提供临时照料措施。因此,监护人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具备相应的法律能力。否则,将失去监护人资格并面临法律处罚。特殊情况下,应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五条 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调解前款纠纷时,应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