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恐吓结果认定 |
释义 | 一、如何认定离婚中的欺诈和胁迫? 1、遭到殴打、受到威胁与恐吓而签订的离婚协议,是受胁迫签的,可以变更或撤销。 2、发现子女为非亲生子女的,可以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有的法院认为构成重大误解,对是否亲生儿子的认识足以使当事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约定。有的甚至认为女方未向男方告知不受他亲生儿子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但是女方肯定是违反了夫妻忠诚义务,应当撤销。 3、与对方约定复婚而签定离婚协议,后对方拒绝复婚的,可以起诉撤销其中的财产分割协议 双方协议暂时分开冷静冷静过段时间再复婚,出于对复婚承诺的相信而签订了有关财产分割的协议,对方却未兑现复婚承诺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显失公平的财产分割协议。 4、为假离婚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不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况,不允许撤销 假离婚,离婚是真,离婚协议也是真,因此,不要侥幸假离婚可以讨债等,假离婚甚至会令你人才两空。 5、不履行离婚协议、隐藏夫妻共同财产不是撤销离婚协议的理由 要求对离婚时尚未分割的财产予以分割,法院予以支持。但对离婚协议中已分割的财产,只要不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离婚协议即具合法效力,不能请求重新分割。隐匿财产的行为,不属于欺诈行为。 二、受到恐吓威胁如何处理 受到恐吓威胁应报警解决。具体如下: 1、被威胁恐吓到住所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立案处理,如果不构成犯罪: (1)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如果构成犯罪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要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 (1)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三、离婚期间受威胁 起诉离婚期间受到一方的威胁的,涉嫌违法行为,当事人有权利选择报警,维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同时在离婚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有威胁行为的,能够影响到法院的判决,一般会判决准予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