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离职扣工资合法吗 |
释义 | 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劳动者兼职后离职,用人单位不得扣除其工资。劳动者若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在劳动者正常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其全部工资。然而,如果劳动者非法解除雇佣关系导致用人单位遭受损失,劳动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问题解答: 雇佣关系兼职后离职扣工资不合法。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正常离职,用人单位在解除雇佣关系时一次性付清工资。因为劳动者违法解除雇佣关系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雇佣关系中兼职人员离职是否应该支付未结工资 在雇佣关系中,兼职人员离职时是否应该支付未结工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员工,都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其应得的工资。然而,对于兼职人员离职时的工资支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根据雇佣合同中的条款,如果兼职人员在合同期满前提前离职,雇主可能有权扣除一部分工资作为违约金。此外,如果兼职人员在离职前存在违反合同的行为,雇主也有权根据情况扣除相应的工资。因此,兼职人员离职时是否应该支付未结工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包括合同条款、违约行为等因素。雇主和兼职人员应当在合同签订前明确约定离职时的工资支付规定,以避免后续争议的发生。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佣关系中兼职人员离职时应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然而,特殊情况下,如提前离职或存在违约行为,雇主可能有权扣除部分工资。雇主和兼职人员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离职时的工资支付规定,避免争议。如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